摘要: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需要以科技创新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另一方面需要以制度创新同步营造相称的制度环境。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在小范围内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各重点领域创新发展,可深层次激活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价值,打造新质生产力先发高地,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自贸试验区的本质是小范围“试验田”,拥有相对成熟的改革试验机制,可为产业发展堵点难点提供“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制度保障。当前,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清洁能源等新质生产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为此,可依托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体制机制,率先积累统筹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风险防控的路径经验。
一、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政策制度瓶颈的若干典型案例
(一)利用公共数据训练大模型问题
公共数据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时收集产生的数据,因具有结构清晰、标准性强、真实性高等特点,是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理想素材。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委印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推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有序开放,扩展高质量公共训练数据资源。但实践中,由于公共数据涉及利益主体众多,开放后监督管理复杂、安全保障难度大,我省尚未实现利用公共数据训练大模型,与已经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的地区相比,在吸引人工智能企业落地以及推动本地大模型开发等方面存在差距。
(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管理问题
eVTOL是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特色亮点,与传统通用航空相比,其飞行高度更低、飞行频次更密、飞行区域集中在城市上空。四川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省份,近年来在该领域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破,但相关经验取得依托的空域主要在城市郊区和农村上空,与eVTOL的应用场景重合度不高。随着省内沃飞长空AE200等产品取证上市日期临近,市场主体希望飞行器能够尽快商用,迫切需要加快对相关领域的试验探索。
……
以下内容将适时在本网站发布,领导和委员若需参阅原文或了解其他事宜,敬请与省决咨委办公室综合信息部(028-8522082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