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参考 > 《决策咨询》杂志选编 正文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逻辑、动力及建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年07月14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逻辑、动力及建议

摘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成渝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国家重大产业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文从战略逻辑视角,明晰西部与成渝地区发展概况,阐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圏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增长动力与实施建议,以期为绘就国家“西部战略地图”,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逻辑

20201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指出,要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重庆是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成都是西部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和国家高新技术基地,通过以点带轴、协同互补、合作发展,必将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协同发展经济圈。抓住国家重大历史机遇,明确双城经济圈的决策部署与战略定位,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市场活力与增长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地区和成渝地区的发展概况

1、西部与成渝地区的基本现状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72%,人口3.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27%44个民族,占全国民族总类78.6%,边境线1.3万公里,与14个欧亚国家陆路相通。西部地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国家战略和安全的纵深腹地。改革开放至今,西部地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受思想观念、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等因素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仍有所滞后。2019年西部地区完成GDP20.5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21%,人均GDP5.26万元,为全国人均GDP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58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5%,转移支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达33.13%,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成渝地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人口0.9亿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重要的城市带之一。2019年完成GDP6.96万亿元,占西部地区GDP总量34%,人均GDP7.73万元,为西部地区人均GDP1.4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54亿元,占西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9%。事实上,成渝地区凭借中央直辖市、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天府之国和西南物流枢纽等比较优势,通过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公共事业、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已进入全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行列,是西部地区优势明显、极具潜力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地。

2、与东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差距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成渝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差距较大。2019年,东部地区GDP51万亿元,财政收入552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50元,西部地区GDP20万亿元,财政收入125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43元,分别为东部地区的39.21%22.72%73.16%;长三角地区GDP20万亿元,财政收入约230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617元,成渝地区GDP7万亿元,财政收入63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46元,分别为长三角地区的35%27.60%60.12%。主要原因是受区位和基础条件局限,产业和市场发育不足,经济质量和效率不高,增长动力不强。

民营经济对推动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2018年成渝地区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3203.1亿元,占成渝地区GDP总量的54.4%,就业人员达1874.6万人,占成渝地区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68.2%,税收贡献为5132.5亿元,占成渝地区税收总量的60.8%,民间投资为2.4万亿元,占成渝地区总投资额的51.6%。尽管如此,2019年的数据表明,成渝地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为长三角地区34.3%,民营企业500强数量为长三角地区的18.8%R&D经费支出的GDP占比为长三角地区的54.5%。由此可见,成渝地区民营经济的规模与效率、产业与质量、实力与能力、创新与发展,与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存在巨大差距,也体现出成渝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霄壤之别。

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以集约型新兴产业、外向型配套产业和技术型服务产业为主,资源和人力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市场制约较大,经济总量基数大,中长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或为常态。西部地区疆域辽阔,是国家战略纵深和安全腹地,资源和人力丰富,政策支持力度大,增量投资强度大,市场需求潜力大,经济结构以重大装备、传统产业、资源开发和旅游业为主,经济总量基数小,具有中长期经济保持超高速增长的潜在优势。如果以2019GDP、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为基数,以未来15年时间为间期,按照中性原则,不考虑非正常重大因素影响,设定东部地区年均递增5%,用数学模型推算出的结果为:西部地区三项指标若达到东部地区水平,GDP、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11.76%15.90%7.21%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战略定位

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高度重视,通过多次调整战略定位,赋予了其做优做强的极核功能。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成渝经济区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增长,推动成渝经济区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划分了城市群范围和功能定位,强调以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促共进,带动沿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释放充分的发展空间。201839日,国务院发改委引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将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强调通过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管能力,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2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突出了成渝双核的地位作用,从系统论出发,强调中心城市的统筹协调和引领带动作用,强化了对次中心城市的支撑力量。

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内涵,也表明了中央对成渝地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第4极”的期望。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需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的出发,基于区域平衡发展、国家战略布局和国防安全纵深,在广泛调研、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中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包括:强化成都、重庆这两大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和幅射效应,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圏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现代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内陆开放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生态安全保障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并成为西部地区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

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临的战略机遇主要包括:

1、政策支持机遇。在财政、税收、金融、简政放权、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等方面,国家将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激发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成渝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保障。通过合作创新、产业支撑等途径,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并推动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2、投资驱动机遇。国家将加大对西部地区“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重大能源工程和产业项目等投资,未来10年间国家直接投资或超过3万亿元,带动民间投资和国外投资或达数万亿元,对扩大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综合效应。

3、市场竞争机遇。国家将构建统一、开放、公平、完善的市场体系,让资源、技术、资本、人才配置和流动由市场决定,有序竞争,国企、民企和外企等市场主体将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首先,从战略上体现出中国经济的潜力和韧性,实力和能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和经验,多种政策工具和供给方式可从容选择,根据需要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其次,中国巨大的国家和社会财力,强大的金融资本,将以政策性及市场化的方式转换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和产业项目投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再次,巨大的市场和需求,完善的产业和服务体系,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定力,也是全球资本竞相企及的商业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巨大商业机遇蕴含的发展效应,将惠及西部地区,对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挑战

尽管成渝地区在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后发优势不断显现,但相比有北京、天津“双城”带动辐射的京津冀城市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在全球疫情冲击和经济萎缩影响下,市场休克和供应链断裂,主要经济体争相自救,调整产业布局,强化贸易保护,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重大挑战,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已成定局,中国也因举国疫情防控和世界经济影响出现经济阶段性全面下滑。2020年中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0%,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1%,进出口额下降6.4%,经济增长、地方财政开支、企业持续经营、就业、民生等压力巨大。中国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及时出台“六稳”、“六保”,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季度经济已逐步回暖,下半年经济增长趋势积极向好。虽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未来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典型调查显示:德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具有代表性的次级城市之一,2019GDP2334亿元,工业经济占GDP比重为46.5%,对GDP贡献度为55.5%;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为59.1%,对GDP贡献度为62.1%。在疫情防控和经济迟滞的背景下,2020年德阳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1.0%,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6%,进出口额下降1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0%,其中机械行业增加值下降10.7%,食品行业增加值下降18.0%,建材行业增加值下降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3%,利润总额下降34.3%,利税总额下降27.9%2020年德阳民营经济一季度增加值同比下降9.3%,营业收入下降17.4%,利润总额下降26.2%

分析研究表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大,民营经济尤甚,主要表现为产能规模过剩,营业收入不足,盈利大幅下降,资金严重短缺,债务周转困难,生存发展堪忧,根本原因是产业质量不高,市场需求锐减,要素供给错配,内生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乏力。成渝地区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第三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央和地方已密集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多项纾困克难,鼓励支持政策,且已收到明显成效,但要解决实体经济的根本问题,主要措施包括:一是优化财务结构,提高征信能力,保持资金正常周转;二是调整个产品结构,用技术、管理和模式创新提高盈利水平;三是通过重组并购、商业联盟、广泛合作等方式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四是主动参与国企混改、国企项目合作共建、外企合资经营,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等,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五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品牌、文化和团队建设。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增长动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带动西部地区通过15年的努力,实现追赶东部地区的战略目标,前提是确保经济超常发展与持续高速增长。中外学术界对增长动力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观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动力来自或视为制度、创新、投资、需求等。理论研究、长期实践和成功经验表明:实体经济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增长动力。实体经济是为社会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资源和要素,都将由主场主体通过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相结合的再生产过程,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并通过可持续的有效供给、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税收贡献、人员就业、国民收入等结果具体具现,因此实体经济持续发展,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动力。

实体经济包括国企、民企、外企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由于政治、经济、法律、战略等因素影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以四川为例,2019年四川民企600万户,其中上市公司81户,就业人员1300万人,GDP贡献度58%,税收贡献度62%;国企1100户,其中上市公司44户,就业人员70万人,总资产6.7万亿元,营业收入9200亿元,利润总额640亿元;外企3500户,其中上市公司4户,就业人员46万人,投资金额1300亿美元,营业收入6500亿元,利润总额500亿元。从GDP、税收和就业三个维度分析表明,四川经济发展,民企是主要力量,国企是重要力量,外企是积极力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第三轮西部大开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国有企业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以及重大国计民生,将以其技术和资本、要素和规模、使命和担当,在重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公共事业,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展现不容置疑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关系到就业和稳定,创新和发展,将以其勤奋和责任,活力和效率,在经济增长、财税贡献、技术创新、就业保障等领域,扮演无法替代的主要角色;外资企业关系到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将以其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和国际化,在行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产品迭代、管理提升和拓展国际市场等领域,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汇聚多种市场主体优势,特别是实体经济的支柱力量,能聚集产业要素并形成巨大合力,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实施

在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形势背景下,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关键在于获取政策支持,统筹谋划协调,吸引投资与人才,聚集产业和拓展市场,提升发展动力,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全面协同、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一)获取政策支持,形成整体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带动西部地区实现追赶东部地区的战略目标,首要问题是争取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组织专门团队,发扬精诚所至的精神,对接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全力争取国家对成渝地区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提高对财政的留成比例,提高对地方的专项资金额度;降低企业增值税、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大对项目投资和实体企业贷款及降息的力度,支持企业上市或再融资,支持发展普惠、绿色和科技金融,支持设立区域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强国家和央企对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服务体系和重大产业投资;委托或下放部分行政许可审批,鼓励依法创新先行先试。国家政策国家政治意志的体现,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国家政策支持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竞争优势和重要保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涉及成都、重庆和四川多个市、区、县,经济基础、社会治理和发展诉求不尽相同,产业和企业、产品和市场的合作与竞争并存,构建事业和发展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互补、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地方党委、政府而言,既是历史使命,也是政治责任,应当坚持按照中央的要求,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统一谋划和相互协作,用制度安排和机制协同,通过沟通和协调,形成广泛共识,破除政策障碍,撤销行政限别,扫平市场壁垒,共同构建司法公正,行政公平,市场开放、舆论正向,服务高效的营商环境,共同营造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广泛深度合作,提高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企业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激励企业家产业报国的浓厚氛围,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整体优势,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合理招商引资,保障资源配置

成渝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关键问题是招商引资,在坚守政治红线和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克服官僚主义,杜绝形式主义,度非常之势,谋非常之策,千方百计调动本土企业主动性和创造性,吸引全国和全球的优秀企业、先进技术和强大资本,在成渝地区投资建设能源、交通、通信、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生态环保等新基建,投资建设节能、信息、生物、材料、智能、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合作共建试验区、示范区、自贸区、开发区、保税区等,合作共建产业工业园、农业园、文化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合作共建全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检测中心、服务中心,以及土地、矿产、股票、债券、期货、指数、技术、产权、品牌等交易中心等。以尽可能的有效方式,吸引东部地区规模化产能向成渝地区转移,并在资源保障,要素配置、政策供给等方面予以便利优惠。努力形成渝地区大开放,大投资和大发展的战略格局。

(三)提升实体经济动力,构建强大引擎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核心问题在于发展动力。成渝地区应通过政府部门、职能机构、工商联、地方商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真抓实干,协调成渝两地企业不断创新技术、升级产业,在营销、物流、供应链、品牌、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鼓励研发与应用创新、制度与模式创新、产品与产业创新、品牌与服务创新,大力培育更多的领军与骨干企业、独角兽与瞪羚企业,支持组建商业联盟、企业集团、在境内外公开发行上市,努力争创民企500强、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和产业要素,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政策,强力支持成渝地区实体企业穿越至暗时刻,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做强做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技术含量高、集约化水平高,盈利能力强、幅射能力强的产业集群,使实体经济真正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圏建设的强大引擎。

参考文献

[1]潘久艳. 构建"成渝经济区"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 四川大学.

[2]马修文, 胡文龙. 国家战略: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方法与路径——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党课之一[J]. 党课参考, 2020(8).

[3] 杨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逻辑[N].中华工商时报.2020(3).

[4]卢阳春, 刘敏, 邓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西部, 2020(1).

[5]张玉锋.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成渝经济增长极研究[D]. 2015.

[6]杨晓波, 孙继琼. 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双城一体化构建——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 财经科学, 2014, 000(004):91-99.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