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参考 > 《决策咨询》杂志选编 正文

进口贸易背后是中国标准输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年07月12日   

摘要:主动扩大进口贸易是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扩大进口不仅仅是规模的增加,更是包括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文章提出在扩大进口贸易的同时,注重它背后对中国标准的推广意义,并且,研究提出从国际公共品供给、全球视野下的双梯度差异化策略、打造和利用进口博览会为综合平台、布局中国标准“走出去”的重要领域与区域等可以尝试和突破的实践领域。

关键词:进口贸易、中国标准、国内市场

根据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我国将在2022年之前额外进口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按照符合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规则,很可能通过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的方式执行,意味着,在扩大对美国的进口的同时,也可能会扩大对第三方的进口。加上,持续打响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名牌,未来可期的是进口贸易的全面或持续扩大。

扩大进口贸易不仅是规模的增加,亦需要考虑高质量的发展。审视进口贸易背后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进口贸易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它的背后是标准的输出。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一定范围内经协商一致获得的了最佳秩序,它的形成、制定与使用等可以视为一种秩序和规则的建立。在世界经济秩序与规则体系中,它被认为是全球经济治理与规则重构的治理工具。换言之,扩大进口为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提供了市场通道。

进口贸易背后是中国标准输出,简单地说,做好进口就是做好“甲方”,一般意义来看,合同双方里的“甲方”更具主动性,在进口贸易中加入中国标准,可以直观地降低协商成本、实现贸易的便利化,远视一点,中国标准的形成是一种秩序和规则的建立。

一、进口贸易助推中国标准“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与战略抉择

(一)全球经济视野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扩大进口顺应了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回顾先行国家欧美日标准国际化“热”的时间段,比较集中地出现在2000年前后,这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快速下降、进口大幅扩的阶段,体现了进口的扩大与标准国际输出的耦合。当前我国的进口情况是:一方面,有因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带来的低附加值品的进口;另一方面,也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消费质量升级带来的高技术品和高质量消费品的进口。全球经济视野下,中国标准输出应考虑上述双梯度的进口与高质量发展的诉求。

(二)以进口贸易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具有共赢性与非竞争性

长期的贸易顺差容易引发摩擦,扩大进口将成为一条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的道路,它具有共赢性与非竞争性,可持续性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在扩大进口贸易的同时“亮出中国标准、按中国标准采购”,一方面,在最终消费品的进口上,以中国标准代表国内消费偏好与品质利益,用标准文书降低进口协商成本;另一方面,在工业中间品的进口上,以中国标准带动国内国外资源整合、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集成式创新与比较优势。文章提出在进口贸易背后要有推广中国标准的意识,相比商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反方向地注重进口在中国标准上的推广更富有智慧,进口的优势在于互补性或双赢性,而不是竞争性,可谓是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接受度最高的一种方式。

(三)“进口+中国标准”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新方式

以进口为思路的考虑,强大的国内市场意味着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下能够长久保持向心力的集聚经济体,中国标准的作用发挥:其一,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制定,吸引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共同使用,增强国内市场的吸纳能力;其二,利用中国标准获得主动权,增强国内市场的议价能力;其三,取最广阔市场的协商一致让中国标准实现新的供需互动与平衡,强化国内市场集聚能力。

二、可能的突破口

(一)以国际公共品供给为功能对接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品的平台,中国标准作为准公共品可与此进行衔接,笔者的建议:一是,让更广泛地域主体参与中国标准的形成与建立,创造更公平的国际营商环境;二是,挖掘我国作为世界制造集聚中心满足多目标群体的成功经验,让中国标准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最优兼容性优势、破除贸易壁垒、简化国际经贸规则;三是,打造与推广电商贸易平台标准,让小微企业、个体均能享受全球化的便利与红利。

(二)确立双梯度进口与中国标准输出的差异化策略

在低附加值中间品进口上,可适当调整从原材料进口转向成品或半成品的进口,重视中国标准的采购意义,推进公益培训与认证业务的国际化、生成定价权。成本型制造业的结构性转移,将双边竞争关系转为双边互补关系,既增加了进口国的就业,又可实现中国标准认证业务的国际化增值。全球经济视野下,中国标准输出应考虑上述双梯度的进口与高质量发展诉求。在高技术与国内紧缺领域的进口上,对外开放标准制定权,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吸引多元化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制定,更广泛地域的协商一致有助于中国标准“走出去”。

(三)让进博会成为开放系统下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综合平台

“进口+中国标准”开启了开放系统下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新思路,实现的方式有:其一,重视中国标准的采购意义,生成定价权、吸纳互补型商品的进口;其二,利用进口博会的多功能与综合性服务平台,对外开放标准制定权、吸引外商投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的形成与共同使用,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规则制定;其三,上述供给侧的质量改善,可推动国内潜在需求的释放,反向地又构成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优势,生产-需求的循环强化、最终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四)布局中国标准“走出去”的重要领域与区域

中国标准在电力特高压输送、移动电信、高铁-地铁与港口等工程建设、中医药、船舶与海上技术、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取得国际上的领先水平,尽管这些领域在对外输出取得了突破,反向地,扩大中间品进口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标准的优势,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我国的进口贸易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前5位的进口强省+3位进口强直辖市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按商品经营单位所在地排名的5+7市依次是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苏州市、山东省、浙江省、东莞市、天津市、福建省和广州市,在今年的进口博会上,上述省市可根据各自的优势产业布局中国标准的输出。最后,提议在今年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国际论坛中能听到关于中国标准的优势、简化国际经贸规则与普惠全球经济为主题的倡议与研讨。



[1]文章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标准“走出去”与贸易强国战略研究(18BJL102)》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