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疗资源是指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质量较高的资源,包括优质人力、技术、设备设施、财务、信息、文化品牌、管理等资源。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特别是区域内三级龙头医疗机构是资源扩容下沉的主要承载体,其优质人力资源更是关键承载个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其重要性。为增强我省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人口医卫组组织专家开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区域均衡布局”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我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主要成效
一是政策制度保障得到加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省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四川省“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等,将构建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作为我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来系统谋划和总体布局。二是国家和省级“双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成功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以及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出台《四川省“十四五”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设置3个省医学中心、 5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三是重点专科创建加速推动。“十四五”以来,争取中央及省市财政、各级医疗机构配套资金21.92亿元,创建国家、省、市(县)重点专科898个。四是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确定成都、自贡、攀枝花3市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37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五是县医院龙头效应明显增强。全省90家县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纳入“千县工程”,数量居全国第3位;全省160家县医院在全国医疗服务能力评估中,85家达到推荐标准,占比5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六是基层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得以提高。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达标占比63.13%,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和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深入开展,仅2022年选派支援人员2734人、医疗人才308人。七是“5G+医疗健康”建设取得成效。远程应用体系覆盖738家医疗机构,建成互联网医院408家,累计提供网络咨询752.8万人次,网络复诊578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658.34万单。
二、我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问题难点
……
以下内容将适时在本网站发布,领导和委员若需参阅原文或了解其他事宜,敬请与省决咨委办公室综合信息部(028-8522082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