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5年单位预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成果 > 决策咨询报告 正文

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我省县城城镇化承载能力的几点建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7日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十二届四次、五次全会均强调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近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提升县城发展能级,推动县域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释放内需潜力。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课题组通过省内外调研发现,当前我省县城短板弱项明显,集中表现为安全隐患多、设施设备老化、建设治理粗放,县城承载能力不高,与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已成为制约我省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瓶颈,亟需高度重视,探索解决路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城承载能力事关全省城乡融合发展大局

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县域单元最多、县城数量最多的省份,共有128个县域单元(不含市辖区),其常住人口占全省的54.7%、经济总量占全省的42.7%,在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但我省县城(县级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4.6%,比浙江等发达地区低20多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超过七成的县城(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在20万以下,县域城镇化进程总体滞后。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县城就地就近城镇化态势凸显,农业转移人口流动趋势从持续流出逐步回流转变,自2012年起省内转移人口占比超过50%并逐年增多,其中约有三成向县城就地就近转移,此外,诸如苍溪、仁寿等地的两栖生活形态在各县大量存在,县城承担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职能愈加凸显。然而,近年来县城住房垮塌、燃气爆炸、城市内涝、高温断电等事故频发,安全隐患多、设施设备老化、建设治理粗放等短板弱项突出。

高效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事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成色。亟需立足我省县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实际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重点地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促进城乡各类要素有序流动,为开拓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提供重要支撑。

……

以下内容将适时在本网站发布,领导和委员若需参阅原文或了解其他事宜,敬请与省决咨委办公室综合信息部(028-85220828)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