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地”由创新要素空间集聚而成,具有要素汇聚、创新卓越、转化有力、辐射周边、影响全局的独特功能,是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日益重要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我省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指示精神,“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事关勇担国家战略使命和实现现代化目标任务之大局。
一、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现状与问题
(一)国内外创新高地建设的经验启示
美国硅谷“根在人才→起于技术→成于资本”的成功秘诀;以色列特拉维夫“技术军工奠基→高端人才集聚→创新企业兴起→创业生态形成→人才持续吸引”延伸型生成模式;北京将首都城市优势与创新要素富集叠加整合的建设经验;上海大都市、大视野、大市场、大手笔,第一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成事魄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配置创新资源→“广深港”“广珠澳”联动→跨区域空间布局;合肥“重器筑基→沿途下蛋→全域联动”的发展思路;武汉“创新策源在科学城→孵化转化在大走廊→价值溢出在都市圈”的圈式外溢创新设计等,为我省打造创新高地提供有益借鉴。
(二)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取得新进展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我省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取得新成效,省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十,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大科学装置集群落地,获批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新阶段。
(三)我国相关省市创新指数的比较
据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创新能力位列世界第12位;共有24个中国城市(群)进入全球创新集群100强,其中成都位列第24位(全国第9位)、重庆位列第44位(全国第13位)、西安位列第19位(全国第7位)。进入全球创新100强我国前三的城市(群)是,深圳-香港-广州(全球第2位)、北京(全球第4位)和上海-苏州(全球第5位)。2014年以后,我国先后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武汉和西安等地布局全球、全国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第一方阵,合肥、武汉、西安、成渝等为第二方阵,“3+N”的创新高地全国布局。这与国际评价一致,西部创新高地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成渝地区。
(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面临的困难
……
以下内容将适时在本网站发布,领导和委员若需参阅原文或了解其他事宜,敬请与省决咨委办公室综合信息部(028-8522082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