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参考 > 理论探索 正文

敬茂明: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新要求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16日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革命是主要推动力。在很大意义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建成强大工业国而打江山、搞建设、推改革的历史。中国的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为强国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增进了民生福祉,也实现了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扬弃与超越,探索出了中国式工业现代化即新型工业化的成功道路。但是,工业大而不强仍然是基本经济国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任重道远。

面向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着眼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针对重大现实问题,对新时代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了战略部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尤其要从担大任、夯基石、大转型、强体系、重自主、护安全、深融合七个方面,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新要求,坚定走好中国式工业现代化新远征。

深刻把握服务全局的实践新要求——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全面建成现代化经济强国,这是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使命。一切现代化的中心任务都是发展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新时代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制造业为最核心、最主体部分的实体经济正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引擎,必须在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走向更加强大。然而,随着服务经济在中国经济占比显著提升,认为工业地位下降甚至是劣质产业等错误论调很有市场,经济结构脱实向虚趋势显现,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风险上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关切,旗帜鲜明地反对和纠正。近些年西方发达国家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纷纷重启再工业化”“再制造化进程,加强在产业高端领域的布局和争夺,包括美国最近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这也给我国深刻警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这必将有利于澄清思想迷雾,防止实践误区,引领中国经济崇实抑虚、行稳致远,以新型工业化不断做大我国经济发展的本钱,加快建设内涵更丰富、领域更尖端的现代化经济强国。

深刻把握强基稳链的实践新要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战略资源保障能力,这是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殊为不易;但在创造奇迹的背后也难免留有遗憾和缺陷。特别是随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在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工业软件等基础领域积淀不够、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存续不过数十年时间,技术积累还不充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还需要更加提升;大规模中国造接受国际市场的检验,缺少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品牌;核心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战略资源大量依赖进口,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产业链供应链存在被卡脖子”“断链子的断点堵点痛点。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强化质量标准控制管理体系,必将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技术装备国产化,培育造就大量的优质主体,增强中国制造品质和竞争力,大大厚实制造强国跨越基础。

深刻把握转型升级的实践新要求——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是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改革生产模式和服务业态,出现了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把握能源转型和绿色革命的新要求,都必须加快转变与现代化新阶段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制造方式、发展方式,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决破除中低端锁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通过满足市场需要的中高端、品质化、多样化产品需求,高端、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向研发设计、中高端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数转智改,加快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绿色化转型,就要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

深刻把握产业跃迁的实践新要求——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这是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伴随比较优势的切换、主导产业的演进,新阶段工业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形成在全球分工地位更高、竞争力更强、更加契合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产业新体系。特别是经过几十年持续追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一,但中低端产业领域面临后发新兴经济体正在加快追赶,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不少领域与世界制造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基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配套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我们要突破双向承压的三明治状态,有条件也必须统筹做好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文章,促进新供给与需求更好匹配。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既要巩固扩大高铁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全球领先优势,又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有序转移,稳定产业规模并强化与后发经济体在生产技术、核心环节、产品品质、综合成本等方面的比较新优势。即便一些产能主动布局或被动转移到国外,也要努力把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握在手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也将是支撑实体经济强国的产业新支柱,我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处于有利态势,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要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塑造更多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军团、战略力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是我们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强有力的抓手,就是要前瞻布局培育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未来产业在制造业应用拓展,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深刻把握技术自主的实践新要求——奋力突破科技围堵高墙,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是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紧迫要求。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到。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艰苦奋斗构建起比较完整工业体系,还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崛起为世界工厂,到如今紧紧扭住卡脖子清单发力,最终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等产业赛道异军突起,我们始终把技术自主作为定盘星,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当前,面对西方国家的打压封锁,我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巨大现实风险,要在科技、产业前沿领域实现由跟跑并跑进位领跑的跨越,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全力推动国产替代,加快实现高水平技术自立自强。

深刻把握安全发展的实践新要求——践行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更加强大的工业能力维护国家安全,这是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考量。当前国际形势加速演变,逆全球化加剧,我国面临多元战略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把国家安全贯穿于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部署的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网络、数据、核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都需要以稳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来提供支撑。俄乌战争再次表明,现代化战争在很大意义上打的是科技战、工业战。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打赢信息化智能战争,特别需要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研制足以抗衡任何国家的硬核新武器装备。

深刻把握融合协同的实践新要求——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实数融合、军民融合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深度协同,这是新阶段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方略。融合发展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用产业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推进这一过程,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演进规律和创新规律,在产业融合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实数融合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军民融合上,把军和民两大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产能,进行跨领域资源配置。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发展模式、机制创新上进行探索,围绕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的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