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参考 > 理论探索 正文

王海林:在“有为”处闪光于“可为”处发力 四川工业奋进十年再谋新篇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5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10
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号角嘹亮,步履铿锵,举国上下心潮澎湃。作为四川工业战线的老工业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经济委原主任、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林感受颇深、十分振奋。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四川工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回望来时路,四川工业有许多有为的闪光点,展望新征程,更有很多可为的发力点,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王海林阐述了他眼中工业跃之路的有为可为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工业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四川工业战线的老工业人,回头看,您认为四川在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王海林:十八大以来,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坚持高质量发展等要求,结合四川实际,探索了一条确保总量贡献,促进结构优化,加大集群培育,实现质量提升的工业新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省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出台一系列四川新型工业化、制造强省等相关文件,为四川新型工业化指明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步骤,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十年间,四川工业增加值从8457亿元,增加到15428亿元,总规模增长了82.4%。年均递增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从3.11万亿元,增加到5.26万亿元,年均增长10.2%,为四川GDP十年迈上三个万亿台阶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来,四川工业先后经历七大优势产业培育”“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势产业集中度从65.3%,提高到81.7%,产业向园区的集中度达到76.2%;规上工业营收利润率从6.9%,提高到8.3%
   
记者:近年来,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和食品饮料产业,相继突破万亿大关,您认为这两个产业跨上万亿台阶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为我省其他工业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哪些参考经验?    王海林: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离不开链主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十年来,四川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打造,电子科技人才加速集聚,从吸引世界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英特尔、全球半导体器件龙头企业安森美入川,到本土企业京东方等央企、民企大规模布局,四川仅注册1000万元以上集成电路企业就达到401家,形成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微型计算机、数字视听、软件等产业集群。2019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率先跨过万亿元大关,到2021年该产业主营收入达到14611亿元。如今,全球有一半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川封装测试,一半以上的苹果平板电脑从川走向世界。    食品饮料制造业,则伴随农业产业化一同成长,成为四川第二个万亿产业。十年来,四川把食品饮料产业深深扎根于四川农业大省的土壤之中,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之机,着眼于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四川农业川猪、川粮、川油、川酒、川茶、川果、川菜、川竹、川药等传统优势,提高加工率,拓展加工度,延伸加工链,让川酒占据了国酒半壁江山,把川油做到了全国第一,让川茶覆盖绿、红、黑、黄、白全系列,让川菜火遍全世界,千亿川药已成无川不方之势。    剖析上述两大产业成功迈上万亿台阶的历程,离不开对产业方向的精准把握、对产业资源的深度挖掘等,这也给四川其他优势产业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装备制造业应进一步突出清洁化优势。超前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创新开发清洁能源装备,依托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13MW海上风电机组、5MW自主知识产权燃气轮机、极地超低温平移自动化油气钻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制造基地、正在建设的全球最大锂电池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等,加速打造领先全球的清洁能源装备集群,助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万亿规模。    四川新材料产业可依托四川原材料资源优势,和叠加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一方面,四川高纯晶硅、电池片等产能已跃居全国第一,因锂辉矿资源的富集,吸引了全球锂盐、锂电池龙头企业——美国雅宝、中国宁德时代、赣锋锂业、比亚迪等在川落户,正在形成超过全国现有产量的全产业链锂电池产能。另一方面,四川传统优势资源钒、钛、锂、稀土,正在向新的赛道转进。    能源化工产业应继续坚持绿色低碳转型。一方面,需要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数据显示,四川水能资源蕴藏量全国第二,十年间发电装机增长1倍;天然气资源储量全国第一,去年四川规上企业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5.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39.5%,比重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化学工业应依托绿色能源的支撑,加速转向高质量、低碳化的价值链。例如。磷化工跃出农门,从每吨千元奔向磷酸铁锂十余万元;天然气化工依托技术进步,正从低端的每吨千元无机化工产品,向每吨千元的有机化工和高分子化工领域跃升。    不仅如此,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也优势明显,2021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012亿元,高出同期GDP增速9.8个百分点。接下来,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应以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布局的重点地区为契机,加快孵化新产业、新野田、新模式。    十年来,四川工业优势产业蹄疾步稳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释放的主动力作用。十年来,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350.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14.5亿元;R&D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1年的2.26%;工业投资年均增长8.6%;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46家,增量接近1倍;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877家,增量超过2倍;共获国家级科技奖项272项,省部级奖项2380项。我认为,下一步,四川也要继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当前,四川正加快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并突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作为一直关注四川工业发展的工业人,您认为四川制造业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王海林:四川是国家战略重点布局的工业大省,持续的布局依托,既有能源资源指向,又有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并建立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历届省委省政府及工业主管部门,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国家工业化进程,坚持制造强省,创新驱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群成长,企业向园区集中——集约发展,产业向优势领域集中——集群发展,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高质量发展。    立足现有基础,回答时代之问。四川应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新机遇,立足四川丰水富气少煤缺油的清洁能源禀赋,硅、锂、钒等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水风光气氢储一体化、互补性开发,叠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基础,推进清洁能源示范大省、输出大省,向清洁无碳能源大省、利用强省转变,为全世界发电,为全世界储能,为全世界减碳。    同时,应进一步深挖四川科技潜力,发展独有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天然气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弥补国家价值更高领域的缺口。
   
记者:近几年,四川经历了极不平凡的时光,疫情、高温、地震等挑战不断。当下,四川各战线正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您认为四川工业应如何高质量打赢这场拼经济的攻坚战?    王海林:今年第二季度,四川遭遇疫情,全省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不利影响。7月出现复苏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0%,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增长9.1%,完全恢复正常。然而,8月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加之疫情反复带来不良影响,刚刚出现的恢复势头中断。对此,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的要求,及时做出拼经济,搞建设的决策。工业作为经济大省的主力,在关键时刻必须有所作为,展现工业人的担当,克服困难,体现四川工业的韧性。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保持生产的连续性。要加强进出工业园区或厂区的防疫检测,尽可能在厂区为员工提供封闭性的餐饮、住宿条件,减少流动性感染概率。二是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调,确保稀缺资源在四川实现最大化增值。三是要加大政策激励。对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审批环节能快尽快,审批程序能减尽减;对相比计划提前开工的项目,给予用地、贷款贴息方面的奖励。四是学习四川各市州的有益经验,在非常时期采用非常之法,加大工业领导力度。五是抓住我省多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的契机,加快推进装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工程,助推工业提档升级。

作者简介:王海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经济委原主任、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