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省国资背景基金面临是否进场交易政策不明、进场交易存在实际操作困难以及不进场交易管理过于保守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推动国有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我省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打造金融强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议从出台管理办法、支持多元化退出方式等方面优化我省国资背景基金退出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国有资本监管体制。国资背景基金作为国有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资背景基金投资项目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实现退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推动国有金融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我省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打造金融强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议探索优化我省国资背景基金退出机制,促进国资背景基金在有利时机下更高效、安全地完成退出。
一、我省国资背景基金亟待建立完善退出机制
国资背景基金是指国有资本投资、或管理、或参与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近年来,我省国资背景基金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四川省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正式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全省新一轮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2015年至2019年是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高峰期,考虑到此类基金的设定投资期限平均在7至10年,大规模的政府引导基金或将在2025年前后集中到期退出。而传统退出渠道如上市、并购等事件发生数量和规模近年呈现下滑收缩趋势,导致基金退出渠道受限。相当数量的政府引导基金面临退出难问题,不仅影响基金生态的良性发展,还有损金融营商环境改善。
近年来,全国和各地积极探索优化国资背景基金投资项目退出,国家层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金融企业直接股权投资有关资产管理问题的通知》《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上海、浙江等地出台《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上海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产业基金投资退出管理暂行办法》等,提出国有金融企业直接投资或国资背景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可以按照协议或章程约定退出等规定。目前,我省尚未出台国资背景基金退出相关规定,导致退出政策把握不准、执行标准不统一,亟待优化国资背景基金退出渠道,建立健全适合国资背景基金的有效退出机制。
二、我省国资背景基金退出面临着三大困境
……
以下内容将适时在本网站发布,领导和委员若需参阅原文或了解其他事宜,敬请与省决咨委办公室综合信息部(028-85220828)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