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成果 > 决策咨询信息 正文

2020年第6期(总第100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创新路径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年05月19日   

智库报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创新路径

专家视点

加强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协作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新基建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动力

加快构建成渝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如何更好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创新路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一体化安排成渝地区协同发展的重大抉择和历史性机遇。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西向、南向开放、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战略支点,形成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交相辉印的发展增长极,需要突破行政藩篱,实现川渝两地经济科技和创新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关键在于预期合作获益大于合作成本,因此要降低交易成本,着眼长远发展。

一、全力构建“双城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作为地缘经济相近、行政区划不同的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形成结构功能优化的双城经济圈,有赖于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的持续支撑。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要素互动及其协同能力的形成过程,创新要素包括企业、政府、研发结构、高校和其他中介机构(主体要素),也包括平台、政策、技术、市场和人才(核心要素)等,它们共同形成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区域创新体系。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行政区划不同的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共建一个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区域创新系统,需要从两地互动、政策协同、主体协同、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等方面,分析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的平台共建、政策共通、市场共融、人才共用的路径和机制,评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带动效应。

二、加速启动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北京、上海、合肥和深圳作为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地位已经明确。西部国家科学中心在哪里?在高铁一小时距离内,不可能部署两个国家科学中心,如此近距离的两个特大中心城市,是形成功能互补的一个国家科学中心的最大优势。建议两市统筹资源,在现有合作框架下,正式启动联合申报和建设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工作。成渝国家科学中心与已有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相比,在学科上形成差异布局,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端装备技术、空天技术、核能技术及与军民融合相关的国家尖端技术。成都经济区范围内的信息技术与安全、核技术研发及重装、发电、航空、轨道交通等装备研发制造基础和水平在全国具有唯一性或明显相对优势。重庆在汽车装备、智能制造等方面也有重要基础。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能够在区域上与华北(北京)、华东(上海)、华中(合肥)和华南(深圳)形成合理布局,成为中国西部的国家科学中心。

三、制定面向2035年的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

建议成立由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委书记为联合组长的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两地科技、发改、经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是依托双中心城市,建成国家重要科学中心,建成后的科学中心具有创新功能卓越、动态分类成长、高端合理布局的特征。规划实施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20年到2025年,持续提升成都、重庆城市创新能级和城市发展质量,奠定建设全国重要科学创新中心的基础;第二步,从2025年到2035年,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全国重要科学中心;第三步,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与成都、重庆世界性城市能级相适应的国际一流科学中心。

两地合作共建一城多园

西部科学城作为成渝国家科学中心的在地功能展现,建议加快建设以成都和重庆两核为中心的一城多园西部科学城。充分发挥成渝各类科技创新重要空间载体和顶尖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作用,包括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省级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双一流大学及重庆30个工业园和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等,共同构成从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创新和产业发展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分工格局。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启动规划建设西部科学城。

五、两地合作共建成渝科技创新走廊

依托成都、重庆两核和长江经济带,沿成渝、遂渝、成安渝高速公路沿线等重要跨区域通道,共建创新四线发展格局。其中,江泸沿线主要选取重庆江津、永川和四川宜宾、泸州等地打造;成渝沿线主要围绕重庆荣昌、大足、璧山和四川成都、资阳等地打造;遂渝沿线主要围绕重庆潼南、铜梁和四川遂宁等地打造;成安渝沿线主要围绕重庆大足、潼南和四川乐至、安岳等地打造。创新四线连成一个要素整合、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

六、在实践中创新川渝合作发展方式

建议两地合作,促成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牵头制定《川渝共建长江上游国家科学中心和创新走廊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力争将川(成)渝合作议题上升为新时期国家战略规划。在《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中增加共建国家科学中心和成渝创新走廊的相关工作内容,建议在近期组建两地联合工作小组,对共建科学中心事宜进行科学论证,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两地合作方式,在建立成渝大学联盟、创新平台和基地联盟、创新人才共享使用、重点产业配套工程等方面迈出新步伐,促进两地区域内资源优化和利用。新一轮川(成)渝合作,要有大格局,通过建立川(成)渝陆海新通道,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使得成渝国家科学中心和成渝科技创新走廊成为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平台。共同构建成渝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协同链价值提升发展新模式。

七、推动双城联动的体制机制创新

成都、重庆现有的不同行政区划、不同管理权限、不同财政体系等现实,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推动双城联动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应有之义。

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方面,建议两地国土资源部门建立工作联动小组,对现有富余土地综合使用、土地调规与配置等进行协调,确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土地资源有效供给。

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两地跨界环境执法和污染协同治理机制。

在行政管理方面,在两地启动实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工作试点,以经济区为主,行政区为辅。以共同项目为寄托,建立以市场主体为主的管理模式。在财税体制方面,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机制。

在公共服务方面,优化公共服务在两地的合理配置,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积极探索两地居民户籍便捷迁徙、居民证互通互认制度。探索两地地区医院门诊医疗直接结算,共建区域性医疗中心,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


加强成渝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协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成渝地区需增强规划的引导作用,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立足各地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瞄准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优化整合要素资源,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共享平台,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引导产业向重点区域集聚,形成若干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支撑作用强大的重点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竞争力,以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培育提升优势产业集群

一是切实提升装备制造业集群化水平。积极整合装备制造业优势资源,推进联合研发和配套协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成立战略联盟,促进地区差异化、上中下游一体化和相关产业协同衔接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代表国家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二是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势。依托重庆、成都的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创新资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瞄准全球和国家科技创新趋势,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合作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台,重点突破创新链的关键技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推动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重点推进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旅游会展、商贸服务、科技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基地。强化重庆、成都国家级物流枢纽功能,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进一步提高重庆、成都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金融资源集聚辐射度,建成与国际经济关联紧密的金融中心。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设成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推动成都、重庆围绕科技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形成高技术服务业产业集群。

四是支持发展农特产品加工集群。积极开发成渝地区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联合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鼓励开发地方特色农副食品,推动原料保障、农特产品加工、产品营销一体化发展,联合打造区域性的特色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共建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完善市场信息咨询、代购代销和储运配送等服务功能。

二、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一是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支持交通区域条件好的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沿海加工贸易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将园区发展与产业转移相衔接,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

二是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建立健全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发展飞地经济”,鼓励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鼓励按照集群化、链条化、循环化的模式,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协作配套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鼓励海内外川渝商人返乡投资兴业和外出农村劳动力回乡就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吸纳返乡人员参股等方式,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建立相应的创业园。

三是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挥成渝各市资源禀赋优势,明确各市产业承接重点,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政策调控手段,根据各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调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产业转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发展新载体。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和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打造成渝创新驱动核心区。积极推动成渝两地联合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共建地校(院)科技创新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发展创新工场等新型创业孵化器,以创新创业链支持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就业链,激发成渝城市群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

二是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技术资源。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推动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积极培育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强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支持军地企业联合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各市出台各具特色的支持政策,做大做强众创空间,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完善投融资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结合。引导和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移相结合,完善技术支撑服务。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技术支持、融资担保、成果交易、检验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中介服务、社会参与三位一体整体联动的服务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服务品牌。加强创新创业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创业政策集中发布平台。鼓励开展各类创业培训、创业论坛、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丰富创业平台形式和内容。

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成员、副主席、副院长阎星,成都市社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姚毅: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发展定位,成渝两地可考虑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一、着眼良序竞合发展,进一步构建双城良序竞合关系

一是强化城际间产业链分工。整合成渝共有优势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资源,深化产业链、产品链合作,形成水平型的产业分工格局。推进联合研发和配套协作,提升信息设备终端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地位,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形成区域间产业垂直分工体系。发挥重庆配套产业体系全的优势,打造成渝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体系;发挥成都研发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打造成渝汽车产业研发中心,构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城际产业链。着眼于大区域发展,合力打造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体现国家水平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共同构建跨区域超级产业集群。

二是建立城市群国际分工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建设,面向整个长江流域优化产业格局、产业链延伸和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外向化发展,形成长江经济带世界级现代产业集群。联合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电子核心部件、新材料、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打造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中欧班列,培育内陆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整体参与全球产业合作与竞争。

二、着眼成渝相向发展,提升双城经济圈的整体效率

一是强化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进一步提升双核城市经济规模和质量,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加快国家级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成渝两地建成若干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空间,提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层次,增强双核城市的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

二是提升成德眉资同城化水平。以推进成德眉资产业布局同城化为核心,以成都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和德阳凯州新城、资阳临空经济区、眉山加州智慧城等产业功能区为主阵地,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跨区域要素市场体系、跨区域产业政策生态、创新跨区域产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成德眉资产业同城化,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区域合作升级版,共建多园联动一体化示范区,努力打造天府东翼万亿级增长极。

三是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万州、黔江、绵阳、泸州、宜宾等地级城市成为次级增长极,分担成渝双核的部分职能,发挥其在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做强中小城市,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建设一批重要节点城市,发挥其在城镇体系中的支撑和支点作用。此外,增强小城镇服务功能,发挥其在统筹城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承载作用。

三、着眼区域一体发展,进一步创新区域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是主动营造蛋糕做大的合作契机。在规划对接、交通互联、信息互通、产业互补、生态共治、平台共建、市场共享等领域,共同策划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库,并积极争取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化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纳入川渝省级和国家级重点项目库。

二是着力构建各取所需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和企业家联盟,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支持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促进跨区域项目联合推动,深化园区合作共建,鼓励飞地经济发展,研究建立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利益分享机制。

三是加快完善“各得其所”的结果保障机制。建立清单化考核机制,将区域合作行动计划、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协议重点合作事项纳入成渝目标总盘子统一管理,开展绩效考评、阶段检查、专项督办。

以“新基建”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动力

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高永强、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许斌:要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动力。

一是要让新基建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指引下的动力引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必将转化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新基建无疑将承担起建设重要经济中心的更大历史使命。因此,只有加快发展新经济,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才能具有经济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环境吸引力,形成面向亚欧、辐射西南的经济中心。

二是要让新基建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力点。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成渝两地经历了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不断升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现了双城经济圈分工合作的一体化发展理念,双城经济圈聚焦了两地新基建的比较优势,成渝两地虽然已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方面形成了相同的产业,但重庆在产业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方面有更强的比较优势,而成都在重大应用场景和科教资源方面有更强的比较优势,通过新基建的嵌入将使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双城经济圈聚焦了新基建的溢出效应,抓住国家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重大机遇,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构筑双城经济圈大制造、大物流、大市场,共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联盟,从虹吸效应转变到建立紧密的立体合作与共享的全球网络体系上来。

三是要让“新基建”成为双城经济圈新格局的重要标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为人口和产业发展服务的。在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在补短板的同时为新引擎助力,通过产城融合,更好地支持创新、绿色环保和消费升级,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既是新时代对新基建的本质要求,又是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必然选择。

加快构建成渝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体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纽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成渝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是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路径。

一、聚焦产业链优势环节,推动成渝产业功能互补和产业链衔接

一是要着眼于成渝两地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区域发展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领域,择优遴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率先实现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为跨区域产业协同积累经验。如集成电路产业,要以成都为重点着力发展芯片设计,以重庆为重点着力发展芯片制造、芯片封测、成品测试,贯通成渝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二是要加强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根据自身的优势环节做好产业对接,在多个高新技术产业率先实现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优化配置区域资源,形成有各自特色的产业优势,实现区域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避免两地之间的资源浪费。比如要加强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互补型分工协作,把重庆优势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条、成都优势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向对方延伸,利用两地的创新资源和优势,做大做强产业链。

二、聚焦高新区,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链集聚

一是强化高新区的集聚功能,构建良好生态,引导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集聚,将更多的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吸引到园区,形成集聚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产业链招商和供应链招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集聚辐射能力。

三是促进区域内高新区的互相协作、互补发展,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打造更长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产业趋势,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成渝两地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和创新资源,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名两院院士等。这是未来两地产业链协作中的最大潜力。成渝两地应紧跟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动态,面向产业发展未来趋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智能交通等产业领域,跨区域打造现代化的产业创新体系和全产业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类脑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选择一批具备核心技术、产业链完整、骨干企业支撑的优势产业,共同培育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渐培育成渝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区域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加快形成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体系,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四、聚焦政策协同,支撑和保障跨成渝产业协作

保障成渝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共同体健康运行,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调控,尤其是要以科学的产业政策加以规范和引导,防止产业雷同、低层次扎堆、同质化竞争。成渝两地要共同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统一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统一开发重要科技创新资源、统一跨区域空间布局、统一重要配套和扶持措施。着力抓好区域科技创新项目协同,集中力量针对重大、重点领域,联合申报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科学数据中心等,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链向高端迈进。要合作共建成渝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将成渝两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教资源优势用于服务跨区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打造成渝地区企业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

如何更好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周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部署,把成渝地区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是党中央赋予成都发展新的战略定位。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示范区,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都应当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打造引领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速吸引人口、产业、科技等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优良的自然生态、独特的文化魅力、优越的现实条件等显著优势,必须突出成都作为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和经济圈中的主体地位,破除资源流动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成都为代表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极核城市。

二、全面增强以人口和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承载力

由于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带来的如人口拥挤、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紧张、交通拥堵、治理能力不足等大城市病对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要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公园城市示范区必须增强以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为重点,以科技、环境、资源、基础设施、治理承载力为支撑的城市综合承载力。一方面要突破圈层思维和盆地约束,加快推进和落实东进战略的统筹机制、交通联系、要素保障等核心关键环节,构建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这是成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破解大城市病瓶颈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要创新城市经济组织方式,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建设,吸引更大范围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素集聚,实现高端产业集聚带动高质量服务供给,高质量服务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双轮驱动,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合理化分工,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提升全球要素配置能力。

三、发挥特色优势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城市能级水平体现城市价值,决定城市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中心城市的能级决定了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发展水平,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和中心城市能级的提升,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力,是形成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关键。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经济活力、创新动力、人文魅力、生态引力、治理能力等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以我为主的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不断优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的经济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和支撑能级,加快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四、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增强成都都市圈极核功能

都市圈已成为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合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协调区域发展的最大推动引擎,未来都市圈的发展更将是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带动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要依托成都都市圈,全面增强现代产业协作引领、创新资源集聚转化、改革系统集成和内陆开放门户、人口综合承载服务的重要功能,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创新协同开放共进、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公共服务便民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为重点,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都市圈建设,努力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打造成为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