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单位预算   2022 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单位预算   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决算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单位预算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决策咨询成果 > 决策咨询信息 正文

2019年第5期(总第93期)部分省(区、市)面向2035年和“十四五”发展思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年01月01日   

编者按:围绕四川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十四五”时期各重要领域的发展目标、思路、路径,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组和委员成立多个调研组,于近期赴广东、深圳、上海、湖北、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市、区)开展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中收集整理的各省(市、区)面向2035年和“十四五”发展的初步思考资料予以摘编,供领导参阅。

广东省面向2035年和“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不断优化供给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提升以制造业为根本的实体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二是加快构建适宜创新体制机制。从关注某些特定新技术开发转向强调创新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强化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三是积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加快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四是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五是全面综合统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全省各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六是促进普惠共享,全方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七是继续丰富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八是倡导绿色理念,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二、“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是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聚焦规则衔接、创新引领、互联互通、开放合作、优质生活圈等领域。

二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省。重点聚焦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国际科创中心等平台建设。

三是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一批创造型引领型重大改革,谋划一批战役性改革,抓好一批撬动力强的改革试点。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五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安居,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六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加快构建由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化协同发展。

七是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重点促进有效投资,加快消费提档升级,积极拓展网络经济、蓝色经济等发展动力新空间。

八是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着力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战略,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新业态集群。

九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生态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生态生活、建立生态制度。

十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平安广东、法治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深圳市“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和源头创新,依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光明科学城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打造开放创新高地,探索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机制,强化离岸创新,持续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的深层次合作

三是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人才评价模式,实行更加开放便捷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

二、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重点发展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8K超高清视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产业攻关行动,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深圳制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三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深度对接和引进香港商贸服务、科技服务和专业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

四是探索建立“工业保障房”,推动建立多层次产业用房保障体系,积极将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中试和高端制造等核心环节留在深圳。

三、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一是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新空间,携手港澳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实行高标准的货物贸易便利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加快发展离岸贸易、国际分拨、跨境服务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

二是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引进高质量、强带动的外资项目,提高高科技产业外资利用水平和效率,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体系。

三是探索扩大跨境服务贸易对港澳开放,在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区谈判领域开展先行先试。

四、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标杆

一是在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建设、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

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推进科技创新全链条式改革试验,打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以营商环境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协同推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法治最完善、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营商环境。

五、重点加强深港更紧密务实合作,着力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一是推动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优化口岸及周边区域产业布局,以国际化视野共同推进口岸沿线开发开放,打造深港合作新平台。

二是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全面对接香港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探索跨境金融管理制度创新,构建国际化双向投资促进体系,联动香港打造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三是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四是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推动深莞惠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带动珠江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打造深圳现代化都市圈。

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建设更繁荣、更宜居、更包容的国际化城市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大学区建设,促进办学资源均衡配置和优质资源共享,加快公办高中学位建设,基本满足未来高水平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的学位需求。

二是推动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实施三甲医院“倍增”计划,深化基层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是多渠道加大住房筹集建设力度,加大住房租赁补贴,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四是全面拓展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

五是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营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生活氛围。

七、前瞻布局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一是提高海空双港全球辐射能力,建设链接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提升深圳机场国际服务能级,拓展洲际直达航线;建设国际航运枢纽,保持深圳作为外贸主导集装箱枢纽港的优势,打造深圳国际中转港,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二是构建对外战略通道体系,推动往西南(深圳经江门至南宁)、长江中游(深圳至永州)、长三角(深圳至梅州)的高铁新通道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规划建设更多跨江通道走廊,谋划以深圳为中心的“三横四纵”城际轨道网络,打造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三是统筹布局能源基础设施,协调外来电力、气电、核电、煤电等电源发展,引导能源设施集约布局及管网互连互通。

四是推动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八、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度和传播影响力,建设富有活力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先锋城市

一是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二是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地标性文体设施,策划举办系列高水平文化交流活动。

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时尚文化产业,设立面向全球的创意设计大奖,打造一批国际性的中国文化品牌。

九、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是实施更具刚性和约束力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保持森林、湿地、绿地构成的生态资产总量基本稳定。

二是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气候友好型的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加快建成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

四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探索建立环保法庭,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环境基础设施、环保监管等深圳技术规范,适时在全市推广GEP核算。

上海市“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着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多措并举扩大需求

鼓励帮助企业加快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支持扩大对新兴经济体等市场出口,利用好境外产能合作园区等平台载体,以境外投资带动出口。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持续抓好基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储备。抓好风险防范,着力促进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二)加快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聚焦创新资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上海高地”,全力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加强会商旅文体联动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体育、健康、旅游娱乐等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落实国家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基工程,促进新技术应用,加快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着力发展细分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编制和推动产业地图落地,推动重大项目布局与产业地图相匹配,引导各区因地制宜,形成品牌特色。借鉴全球城市标准,分类确定土地利用规划参数,拓展单位土地的经济承载容量,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水平。推进人力资源和技术升级换代,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推广无人系统新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努力将上海打造成世界级的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打破数据壁垒,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应用,促进战略资源交易交换交流。

二、着力打响“四大品牌”,全面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一)打造具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品牌新高地

打响享誉全球的“上海制造”品牌,推动上海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重构,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响时尚繁荣的“上海购物”品牌,打造面向全球的消费大市场、全球新品首发地、引领潮流的风向标和创新发展的新零售。打响独具魅力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策源能力取得新突破

积极承担国家战略锚定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战略领域,在基础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大的突破。积极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

(三)推进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取得新突破

大力吸引国际金融组织、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入驻,集聚和发展一批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资产管理机构。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四)推进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取得新突破

打造一批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内外连接、期现联动的大市场大平台,实现全要素、全天候交易和全方位、全链条服务。大力发展高能级的总部经济,集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贸易型总部企业和本土跨国公司。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技术贸易、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业态。

(五)推进国际航运中心高端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

加快集聚航运服务高端要素,吸引国际知名航运服务企业、国际航运组织和功能性航运机构入驻。推进航运服务业扩大开放,做大做强现代航运服务业,优化枢纽港集疏运体系。

三、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不断创造发展新优势

(一)进一步扩大开放

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产业对外开放,创新发展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和全球维修业务。完善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服务体系,构筑开放引领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二)推动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

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高质量打造自贸试验区“三区一堡”。

(三)建设世界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企业办理业务全流程便利化度。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四)推动“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合作、提升互联互通功能、科技创新合作、人文合作交流、智库建设等重点领域,逐步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功能性平台和标志性项目。

(五)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新突破

探索推进国资监管机构、国资运营平台和国有企业联动改革,持续推动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动科研院所国有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六)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加大帮扶力度,用“三个100亿”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加快形成以精细化为特征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标准明确、管理规范、联动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监督体系。

(二)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聚焦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地区,大力支持主城区主次干路、重点地区配套道路、区区对接道路和区内断头路等推进。

(三)大力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完成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强化地下空间安全管理。

五、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

(一)强化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引领作用

加快编制完善全市新市镇总体规划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及村庄设计,加强新市镇的特色功能和环境品质。

(二)加快培育农村地区发展新动能

探索实行优质开发主体托管开发,促进乡镇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推动农业生产逐步向精准农业、生态种植以及标准化作业方向提升。

(三)强化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治理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多渠道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完善市区两级政策体系和农民建房管理制度。

(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加强交通、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及改扩建一批中心水厂,推进区域燃气管网和配套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

(五)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六、着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努力满足高品质生活追求

(一)强化政府民生保障托底职责

完善就业形势跟踪监测机制,继续提高以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加强对重点困难群体的关心力度。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重点弥补城乡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的软硬件差距。加快建设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

(二)加大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继续推进完善医疗卫生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增加涵盖居家、社区和机构、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

(三)健全政府监管体系

探索将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加快高风险性医疗技术监控平台建设,逐步搭建卫生计生监督与医疗质控共享共采平台。

(四)创新基层治理

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调动基层居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在共商共建共享中实现基层社区和谐稳定。

七、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空间

(一)持续深化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深化城乡中小河道治理,全面稳定消除黑臭水体。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加快实施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摸清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及其分布,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制度。落实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推进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林地绿地建设和骨干生态廊道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源头防控

对高耗能行业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区域限批。进一步削减钢铁、石化等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合理控制公用燃煤电厂的用煤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模式,推动柴油车污染治理,加强海铁联运、水中转集疏运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工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三)规范环境治理体系

全面落实环保法、环保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四)继续举全市之力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着力巩固生态基础,重点聚焦水土林、生活垃圾处置生态修复等领域持续提升生态功能。

八、着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一体化发展

抓紧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研究编制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等专项规划。

(二)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合作质量和水平

滚动推动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加快实现主要区域道路衔接。实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智能制造等专项行动,推动5G协同布局先试先用和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建设。

(三)优化提升区域合作机制和环境

依托“三级运作”机制和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功能,提升合作成效。推动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各方参与合作,探索更多政策工具。

湖北省面向2035年和“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面向2035年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关于总体发展思路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机遇、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调整新挑战、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新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湖北优势,补齐湖北发展短板,不断增强湖北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把湖北打造成为更加重要的区域支撑、产业高地和市场枢纽。

(二)关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在经济建设方面,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根本转变。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全国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在政治建设方面,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大为增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基本建成。

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健全。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基本建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状况明显改观。

二、湖北省“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谋划、推进建设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存储等10个产业创新中心和信息光电子等1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光谷科学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中国科学院东湖科学中心,加快在存储芯片、先进制造、人工智能、5G、北斗导航等领域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以“芯”为引领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生物、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未来前沿产业链,打造9个优势产业集聚带,力争形成4个万亿元产业、105000亿元产业、20个千亿元产业。着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转化运用。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关键工序核心装备升级换代,推进湖北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探索创新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模式,打造中部地区承接产业布局和转移首选地。

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双创”平台、“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供应链、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服务要素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湖北“六谷”建设,做大做强“荆楚农优品”,发展壮大油菜、蔬菜、小龙虾、大宗淡水鱼等“十大千()亿产业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载体,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持续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码头及采砂建设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等专项整治。

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和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环保设施提标改造。培育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推动武汉国家级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长江绿色经济走廊。

持续完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完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绿色发展考核、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健全企业环境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奖励机制。

(三)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经济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客货双枢纽,加快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规划与建设,打造世界级长江大湾区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构建“铁水公空管”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在武汉城市圈“1+8”的基础上,增加宜昌市、襄阳市、荆州市、荆门市,共13个城市作为武汉城市群,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将其打造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群。

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合湖南省、江西省,共同争取国家更大力度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力争将其打造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比肩的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鄂西地区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全省绿色发展增长极;推动江汉平原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打造全省特色发展增长极;推动鄂东地区承接国外和沿海产业转移,打造全省转型发展增长极;聚焦产业集群、产业带,培育一批发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网”互联互通,通过能人回乡带动市民下乡、企业兴乡,盘活农房、宅基地等闲置资产,带动农村创新创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

(四)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一是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襄阳、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其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二是畅通内外通道完善航空快线、汉欧班列、江海直航三条对外大通道,构建以武汉为中心通达9个方向的高铁骨架,打造“双枢纽、多支线”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空运输网络。三是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通道联运工程、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以及民生领域重要交通设施项目,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推进电源电网、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煤炭物流体系建设,增强清洁油品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安全稳定高效供应。推进农网改造、“气化乡镇”等民生保障工程。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进中小河流、重点湖泊和涝区治理消除病险水库水闸隐患,健全防洪减灾体系。针对鄂北资源型缺水,鄂西工程性缺水,鄂中鄂东水质型缺水的分区特点,做好“两江两库”供水文章,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五)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高水平打造开放平台。大力推进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构建“湖北自贸试验区+全省开放大平台”整体发展的开放新格局。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品牌,办好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世界500强对话湖北、华创会等高层次活动。

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让“湖北制造”“湖北服务”走向世界。探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建成中国(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积极推动区域开放合作。深化与中部地区省份交流,在战略规划、产业协同、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口岸通关等领域全面合作。加强与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地区合作联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协同发展。

河南省面向2035年和“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面向2035年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一是把准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瞄准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建设制造业强省;三是激活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坚定不移提升创新能力;四是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五是走好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六是补齐高质量发展突出短板,坚定不移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

(二)目标

建成更高质量的经济强省,经济发展主要人均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成更具影响的“三个高地”,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开放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建成国际影响力强的空中、陆上、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文化软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二、“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

(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一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编制实施新一轮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稳步提升粮食产能。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三是重点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四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五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城乡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

(二)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

一是聚焦智能装备、信息通讯、5G终端、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精准医疗、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高地。二是持续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着力补齐产业链短板、提高价值链层级,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园区,推动产业载体管理模式创新,打造产城融合、创新驱动、新产驱动平台。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强化科技开发合作、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环境优化,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和机构。高标准规划建设郑开双创走廊、龙子湖智慧岛等载体,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组建创新联盟,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进行联合攻关。三是在特色优势领域争取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四是加快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高效融合,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是以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推动郑州大都市区、洛阳都市圈建设,支持安阳、商丘、南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二是促进城市由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质转变,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三是完善城乡用地供应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协同推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建设一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五)坚持补短板和提质量相结合,加快培育强大内需市场

一是加快建设5G基站、物联网、北斗导航应用、大数据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充电设施、共享网点、公共空间等公共共享设施。二是推动住房租赁、汽车、电子产品等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培育家政服务、多元托幼、养老服务、健康医疗、旅游扩容等新消费增长点,拓展跨境贸易等消费新模式。

(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有效激发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行政审批、能源资源、土地技术人才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开放度,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等“五区联动”发展,深入推进“四路协同”。

(七)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美丽河南

一是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建设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三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技术创新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八)加速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支持退役军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实施教育现代化、全民健康保障、文化旅游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服务兜底等工程。加强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贵州省面向2035年和“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面向2035年发展思路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发展现代制造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重点抓好以芯片设计为主的集成电路,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主的智能硬件,以工业互联网为主的大数据信息产业;在生物医药方面,重点抓好大宗或濒危道地药材种植养殖,推进中药深加工(含民族药);在新材料方面,重点抓好以钢铁、有色、建筑材料为主的先进基础材料,以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膜、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电池、燃料电池为主的关键战略材料。

依托“生态文明试验区”,抓好“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资源优势,重点推动以白酒为代表的优势产业;提升大宗固废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切实抓好“十二大”农村产业革命,加快推动刺梨、天然饮用水等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类似于“老干妈”的优质企业。

依托“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抓好“协调”发展理念。抓好省内产业协调,重点关注产业链的完整,加大原材料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力度,尽快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抓好省内外协调,重点依托工业园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抓好“创新”发展理念。巩固和持续加强贵州大数据在全国的地位,在产业发展模式、方向、运用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抓好“万企融合”大行动,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相关领域的深度应用。力争在建设国家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四好农村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智慧交通引领高质量发展、交旅融合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现代化治理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试点建设。

二、“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

(一)工业经济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空间布局和项目支撑,推动十大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产业创新体系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二是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三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体系,加速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四是引导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打造产业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

夯实工业基础能力一是实施重点产品工艺补链、强链一条龙行动二是实施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工程,促进服务平台与重点产业和技术发展相适应。三是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打造一批高端“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四是实施工业基础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一是明确“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点,实现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强化军民科研资源的合作共享,鼓励军地协同攻关。三是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军民技术相互转化利用。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一是实施网络基础夯实工程,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二是实施平台培育打造工程,培育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实施产业引进培育工程,培育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形成工业互联网资源池。四是实施先行先试创新工程,推动标准技术先行,建设开发者社区。

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含区位布局)一是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实现错位有序发展二是优化功能分区坚持集约节约发展三是围绕重点产业,加快产业聚集实现集群发展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政策。三是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四是着力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降低制度性成本和制造业企业要素成本。

打造工业绿色发展体系一是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二是扎实推进清洁生产与节能降耗三是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加快建设工业绿色园区五是持续强化绿色科技创新支撑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重点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巩固提升扶贫成果。二是开展贫困地区创业人员培训,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三是鼓励产业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向贫困人口倾斜,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享工业发展成果。

(二)交通运输

一建成:

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建成。构建快速连接珠三角、成渝、长株潭、北部湾、滇中等重要经济区城市群的高速公路通道,实现与各相邻省(区、市)有4个及以上高速公路通道,至周边省(区、市)中心城市7小时到达。省域内相邻市州中心城市间4小时互通。

两突破:

一是在信息技术应用和智慧交通建设中取得突破。实现高速公路设施管理、应急处置、监管执法、运输服务可视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搭建“一张网、一朵云、一中心、一平台”四个载体,实现“统一基础条件、统一门户入口、统一信息资源、统一地图服务、统一安全防护、统一标准规范”。

二是围绕通航道、强港口,在水运建设中取得突破。开工建设乌江水运主通道提等升级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化港口。完善库区航道、旅游航道体系,提高运输船舶标准化、大型化,加大支持保障系统设施设备建设力度,积极协调发展与其他运输方式及周边省(市、区)水运有效衔接。

三提升:

一是普通国省道技术状况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普通国道技术标准和服务水平,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衔接顺畅、安全可靠、服务优质的普通国省干线网络逐步成型。

二是农村公路服务品质显著提升。重要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显著改善,网络化程度有效提升,桥涵和安保设施更加完善。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改善,通村公路基本达到等级化,铺装水平明显提升,实现建制村半小时内到达最近乡镇。

三是枢纽衔接转换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显著推进,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与内河港口、机场和铁路站点等交通枢纽衔接更加便利。港口码头集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力争实现重点港口码头与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连接,实现一般港口码头与二级公路连接,形成水陆交通无缝衔接。

(三)新型城镇化

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收集管网建设改造。二是加快实施小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完善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设施。四是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推动老旧管网改造,提高供水设施运行效率。

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房屋公共区域、建筑节能、加装电梯以及安全系统等的更新改造

推动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提档升级,培育创建100个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好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按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原则,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开展绿色城市、绿色生态城区、绿色生态小区示范建设,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应用。健全绿色建筑发展地方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可再生能源、非传统水源利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绿色建筑中使用。

推进相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长效运行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农房功能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农房设计和功能布局。深入推进农村住房改革试点,探索农村住房建设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建筑业产值不断提升。加强对在黔从事建筑工程活动的省外建筑企业管理和服务,尤其对省外大型建筑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其在黔设立独立法人机构,助力建筑业产值提升。

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一是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二是实施传统村落品质提升工程推进传统村落生态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提升、文化传承提升、特色产业提升。

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来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牢牢把握“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这一总目标,按照总书记关于“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立足‘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打造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指示,着力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落实协调发展这一要求,激活改革创新这一动力,发挥好生态环境这一优势,加快建设壮美广西。

(二)面向2035年发展目标

指标体系方面,初步考虑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综合质量效益、新发展理念、群众主观感受3个方面设置主要指标,同时结合广西实际设置若干体现广西特色的差异化指标,比如“三新”经济占比、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等。

主要指标设置方面,初步考虑既要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突出奋力追赶,又要算好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平衡账,不可盲目过高,避免产生杠杆攀升、违约增多、产能过剩、泡沫加大等负效应。

二、广西“十四五”发展战略重点的初步考虑

(一)做好产业壮大的文章

一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加快糖、铝、汽车、机械、冶金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混合动能。三是保持农业平稳增长。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逐步形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链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文章

一是强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能力。力争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000公里,港口综合通过能力突破7亿吨,全区运输机场达到8个以上。二是增强能源供给能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重点是增强电力供给能力。三是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北部湾经济区主要以保障区域供水为重点,珠江—西江经济带主要以防洪治理为重点,左右江革命老区主要以保障供水、水土保持为重点,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主要以流域水生态修复为重点。

(三)做好扩大开放的文章

一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提升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加快形成广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带。二是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抓好沿线铁路、公路、港口、航道等硬件建设,抓好物流一体化、通关便利化、多式联运体系等软环境建设,加快构建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益最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三是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试验地、金融业“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东盟国家金融业“引进来”的重要衔接区。四是高水平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体系、更为开放的双向投资管理体系、新型贸易监管服务体系和金融开放创新体系,积极探索沿边开发开放的新模式新路径。五是推动重点开放合作平台升级发展。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扩大“南宁渠道”影响力,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扎实推进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两国双园”以及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合作平台建设。

(四)做好深化改革的文章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提高全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项目审批制度、建设用地审批等方面改革。三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四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促进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做好创新发展的文章

一是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研发联合体或创新联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二是着力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大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资金补助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三是高标准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链。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实验室,建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来桂转化支持机制,健全线上线下成果转化交易市场。

(六)做好区域协调的文章

一是推进强首府战略和北钦防一体化。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提高南宁首位度,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北钦防一体化发展,打造设施互通、产业互补、园区协同、服务共享、内外联动的一体化新格局。二是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构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体系,把珠江—西江经济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泛珠三角区域深度合作的示范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推动左右江革命老区协同开放发展。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全方位开放前沿地带、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著名红色文化及休闲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示范区、跨省互联互通先行区,打造富有特色的沿边经济带。四是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加快推动桂林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升桂林航空国际化水平。五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七)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

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治理修复、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示范平台、广西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控及应急预警能力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管控。实施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大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三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传统产业清洁化生产、循环化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做好“生态+旅游”“生态+健康养生”等文章,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

(八)做好民生保障的文章

一是把稳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多渠道就业。二是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